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

月色下的藻礁

2018/05/17  月色下的藻礁

    講了好多堂藻礁生態的課,卻一直沒有親眼見證,終於等到親臨現場的機會,和荒野夥伴一同前往,在到達海岸線前,有一大片的防風林,樹種高大聚集,解說員介紹了黃槿樹。
黃槿的葉子是圓胖的愛心形狀,加熱後可散發出特殊的香味,早期農村時代,拿它的葉片當糕粿的襯墊,放在蒸籠裡一塊兒蒸,蒸好以後托著葉片吃粿,既方便又不粘手,所以又稱粿葉樹。甚至農業時代沒有衛生紙,黃槿葉也常被利用當成衛生紙使用。(摘錄自連結文章)

    黃槿樹美麗的花形,在黃昏時刻,和牽牛花一樣,會收合起來休息,但另一種花卻接替著,在月色下盛開,月見草是我和先生在河堤散步時,驚見的美麗小黃花,今晚在沙丘上又遇見了她的嬌媚,也才得知小小植物卻有著驚人的能量,從她的種子低溫炸壓來的月見草油對於皮膚有著很好的保濕效果。

    木麻黃的雄花和雌花長的很不一樣,掉落滿地的種子,我撿拾了數顆留念,由於它全株都是細絲狀的枝椏,能讓風從空隙間滑過,不致造成樹的壓力,於是就算在強風的海邊環境裡,也依然能長成高大的喬木。另外,木麻黃是少數具有根瘤的非豆科植物,由於根瘤裡的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,因此極能耐於貧瘠的土壤。(摘錄自連結文章)他曾是人類生火很重要的薪材,植物和人的生活曾經是息息相關的,我沒有這段生活的經歷,但現在開始一點一點找回和他們的連結。




    沿著防風林旁有著一條水路,卻在盡頭處,因為堆積的沙丘而成了斷頭河,可是水流自己找到出路,滲入沙丘下面,變成伏流,排出到海岸邊,成了沿岸藻礁生物們,豐富的營養來源,而藻礁裡的潮池,也就成了大海生物的育嬰房,在精準的潮夕退潮時間裡,我們踏過藻礁礁體,尋找一級的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,親眼見證和課堂上影片裡的最大差異是,他們好小好小,卻有著無限的生命力,解說老師說:藻礁是自己在救自己。經過中油的開挖,填土大量破壞和電廠的汙水排放,及高汙染的泥沙傾倒,桃園27公里的藻礁只剩最後這珍貴的大潭藻礁,還有著生物在繁延著,也因為這柴山多杯孔珊瑚的出現,讓學者和政府及更多的人,開始重視,願意暫緩開發,並進行多樣的採集和研究。








    看著夕陽餘暉下,低頭尋找寶貝的人群,浪潮不斷拍打時間的流逝,我們曾發起的一人一信救藻礁,還有在桃園市府前上演的搶救藻礁,這些事這些人都是受了藻礁的呼喚而來的,面對人類無情的催毀,藻礁裡的生物讓我們看見希望,就像夕陽落下,升起的月光,溫柔擁抱著大地上每一個萬物。









    在沒有光害的海岸邊,除了月光,星光,就剩下人手一隻的照明燈,每一個潮池裡的生物,正準備展開夜晚覓食的活動,卻被我們這群好奇的人類驚擾著,小魚小蝦,海星,蟹類,在聚光燈下無一遁逃,我驚見他們的美麗,也深感抱歉,撫摸被撿拾起來的螺類,海星,蟹類,堅硬的外殼是牠們生存的工具,看著兇猛酋婦蟹張牙舞爪的大螯,快速移動躲藏,也看著達氏短槳蟹進食了一半的蟹足,小朋友最愛的尼莫小丑魚,還有足以令一隻大象死亡毒液的芋螺,即使是數量將近有58萬隻的兇猛酋婦也有他的天敵裸胸鯙存在著,這片天地裡有他們自己平衡運行的生態,我們所能做的,僅只是還給他們該有的居住空間和權益,他們回報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海洋生態,生生不息的運轉著。















    抬頭看著滿天的星空,北斗七星高掛,金星伴月下的美景,浪濤的聲響,這是藻礁生物們每晚的快樂天堂。

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