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

桃媽的心世界 大溪的街角館

2016/04/29  桃媽的心世界  大溪的街角館

    連跑了三天大溪,除了看房子,穿梭在街頭巷尾的巷弄裡,好像很多的故事和文化,卻不得其門而入,就像找房子一樣,沒有當地人的引介,很難找到房子,而這土法鍊鋼,徒步挨家挨戶找尋的方式,卻也讓我逐漸摸索出大溪老街,街頭巷尾散布的巷道,還找到本地人出版的導覽手冊,逐一揭開這文化古城的面紗。

    第三天,有幸參與了一場街角館簡報的活動,街角館是大溪木藝館的延伸,也是分散在大溪鎮上,各個不同產業的代表,聽到每一個街角館簡報,當年度的新計畫,有聞名國內外醒獅團的展演空間規劃,有音樂教室,計劃找尋製作代表的大溪聲音,還有四代相傳的豆干老店,即將推出的創意菜單輕廚房,及木藝工坊,活化館內空間的木作工作坊,而原來鳳飛飛是大溪女兒,她居住的老宅,街坊鄰居間相傳的故事,也即將躍出台面。








    每一街角館提出的計畫,我都感到興趣和好奇,而評審老師看見的盲點和建議,讓我更加敬佩,他們想的看的是更深更廣的永續經營角度,每位評審都作足了功課,也引導了更多的思維,是一場收穫滿滿的評選會,對我來說,更是認識大溪在地文化,最佳最快的機緣。



    而在找尋房子的過程中,讓我重新審視,自己住了多年的房子,是我和先生一起,找到的房子,經過先生的設計,逐一堆砌起來的家,陪伴我們和孩子長大的美好歲月,還有公公身體硬朗時,揮毫寫春聯的記憶,在重新找尋房子的時候,我再一次看到這個陪伴我們的房子,是如何的美麗,窗前的百年大樹,為我們帶來充足的陽光,還有不同時段的鳥鳴聲,低公設,室內方正格局和寬廣的空間,二樓的便利性,讓照顧幼兒時的我,和公公年邁時的體力,得到很大的紓緩,開放的廚房,孩子和家人圍坐餐桌的景象,先生為我放的熱水澡,陪孩子嘻鬧的窗臺等,我點滴在眼前,謝謝你老房子,帶給我們這些年安穩的日子,我禮敬感恩你,希望下一位入住的人,和我們一樣,看到你的美好,珍惜疼愛你,謝謝你。。。。。。

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

桃媽的心世界 與孩子的連結(三)

2016/04/25  桃媽的心世界  與孩子的連結(三)

    到了公園,地舖還來不及打開,一旁的阿嬤就說,小朋友等很久囉!不用再去找孩子,小朋友和家長,自己就會靠攏過來了,而小寶貝們,喜歡脫下鞋子,襪子,和我一起坐在地舖上,越來越多熟識的小臉龐,故事也可以越說越長了。



        倒楣的龍龍,被蚊子叮到後,成了噴火龍,愛吃的漢堡會被火燒焦,也不能刷牙,就連喜歡的貓咪抱枕也會燒壞,更沒有朋友要和牠玩,小小寶貝們,聽著聽著,一個個張大眼睛,皺起小眉頭,替龍龍感到難過,繪本的魅力展現在說故事的功力,孩子們沈浸在故事裡,我們一起經歷了一趟又一趟的旅程。



    帶來的拼圖,成了暖身的小道具,沒有標準答案,也沒有框架的限制,你喜歡魚兒在天空上也行,你要牛牛在水裡也好,只要你喜歡,你想要,都可以動手來實現。



    這麼多小手手,要如何每個人都可以玩到呢?要怎樣才可以一起玩?一起去冒險?沒有人會怪你亂放,沒有人會笑你,不小心踩到人了,輕輕道歉一聲,就沒事了,和孩子們在一起,平靜詳和的心就對了。




    每天上學都遲到的誠誠,一會兒跑出咬書包的鱷魚,一下子跑來要一起玩的獅子,老師不相信誠誠遲到的理由,孩子們也不懂為什麼誠誠會遇到這麼多動物? 上學的路上是這麼有趣的嗎?


    從一場說一兩個故事,到今天可以連說四個故事,小小朋友們的專注力都沒有跑掉,我自己也渾然忘我的,進入故事裡,忘卻了附近的聲響。



    帶孩子們來聽故事的保母媽媽,為孩子們帶來自製的紙陀螺,三色的旋轉陀螺,孩子們好喜歡,然後保母媽媽說下次再帶紙偶來分享,一旁的阿公也說要煮點心來給孩子們吃,真是好福氣啊~我也跟著沾孩子的光,可以享受到這些無私的善念,今晨的陽光真美麗。






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

桃媽的心世界 臺灣博物館的食農教育

2016/04/21  桃媽的心世界  臺灣博物館的食農教育

     一次的巧遇,在桃園大溪,認識了這位年輕的昆蟲生態專家,才知道臺北的南門博物館,有在和附近小學配合,推廣食農教育,博物館將庭園部份,整理出空間來,邀請專業團隊來進駐,為孩子們設計適當的課程,這個螺旋花園考量了日照時間角度,和植物的習性來種植,我搓揉著葉片,逐一記下各種植物的味道,艾草,草莓葉的味道,是我熟悉的老朋友 。
 


    攀藤區有蕃茄,小黃瓜,苦瓜等,從葉片上的味道,就可以明顯的辨別,看它們隨架而上的模樣,會讓種植的人很有成就感呢!


    這區的韮菜和皇宮菜,看來鮮嫰誘人,是值得等待的。


    小小的一方天地,也能種下水稻,還有魚兒悠遊其中,沒看到福壽螺的蹤跡,期待它結滿金黃稻穗的樣子。




    今天孩子要學習的是灑播的方式,種子已經拌入土中,孩子一人一把土,均勻的灑播在菜畦上。


    摸到土的觸感如何?土的味道有何不同?種子落下的命運會如何?


    一旁也是用灑播方式種植的紅藜,已經冒出芽來,接受太陽的滋養了。



    在自己的菜圃上合照,等假日再邀家人來看,自己播下的種子,期待它長高長壯。


    小小托兒班的孩子,也剛好目睹了這一場,哥哥姐姐的初體驗。



    在種植前,有一設計遊戲,讓孩子們自己決定,要種植的農法,和照護的方式,及採收的時機,以及面對天災影響的變數,讓孩子們體會農夫種植的過程,和得到的報酬,是個非常讓我讚嘆的遊戲設計。

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

桃媽的心世界 認識桃園

2016/04/17  桃媽的心世界  認識桃園

    連著幾周跑桃園縣,中壢,桃園市,然後大溪,漸漸兜串起來桃園的樣貌,原來桃園縣佔地廣大外,地形文化古蹟,人文變遷的故事更是精彩。

    這中壢火車站旁的日式古蹟,曾是兩戶人家共居的家園,兩個起居室,兩個廚房和浴室,十幾口人,共居在一起的磨擦笑鬧聲,藏匿在窗櫺上,門縫間或爐灶裡,老房子的靈魂,因為原有住戶的遷出,隱匿了起來,進門參觀的遊客,只能嗅到不及5%的故事,但至少是被保留下來了,沒走入拆除的命運。








    三姐妹共同經營的本立自然良品,是父親留下的中醫診所改建,門前聳立的老樹,最知道這老宅靈魂的,損傷的窗櫺,沒有同質材可更換,木板材加強的補釘,就算不夠美觀,也要留下它古老的形體,年輕的生命為它注入新的能量,期許友善環境大地的心,能夠延續老房子的靈魂。




    三姐妹中的大姐,本著愛地球和善待女人的心,創立的布衛生棉,喚醒了女人的自覺。



    慈湖旁羅列的蔣公雕像,因為他喜愛大溪的好山水,意外保留了大溪的好人文,也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,文化歷史是最深的連結,也是最能感動人的故事。



    一場大溪新南老街意外的邂逅,讓我聽聞到這棟長達120年的老宅歷史,輾轉易手的老宅,最後在一群文化人的手中延續下來,老宅的主人是秀才也是當代的仕紳,從門片,屋脊的雕飾,到牌樓的講究,是這群文化人眼中的寶,若非透過他們的介紹,我們外行人是看不出門道的。



   

    120年來每日晨光,透進屋舍,照亮無數角落,點亮無限希望,就像這老宅的命運,即將有新的翻轉,新的延續,我好想參與其中,見證它的改變。








        選擇大溪為下半場的落腳處,歷史文化的傳承吸引著我,還有土地作物的連結,支撐著我願意面對未知的恐懼,尋覓適合的地點,展開自然手作料理廚房和種米種菜的生活。